复旦大讲堂:大数据时代下的机器人智能技术
5月6日,重庆市复旦中学“复旦大讲坛”第十一讲在凯旋路校区举行。本次讲坛邀请了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硕士生导师、复旦大学智能机器人实验室主任张文强教授,为同学们带来了“大数据时代的机器人智能技术”的主题讲座。 据了解,除了来到会场的竹园校区高一年级同学,凯旋路校区的全体师生通过电视直播观看了讲座。 大数据时代下的机器人智能技术 张教授开场以自己的孩子学习机器人为例,引入讲座主题,迅速吸引了同学们的注意力并拉近了与同学的距离。张教授首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同学们讲解了大数据、移动、云计算等概念,并告诉同学们,这些都是大数据时代的发展趋势。 随后,张教授又结合众多事例,详细介绍了机器人的发展过程、机器人的伦理道德、机器人的分类等问题。生动详实的实例,配合幽默风趣的语言,引得现场笑声不断、掌声不断。
复旦中学校长文波与张博士友好交流 在讲到机器人走路的科技时,张教授首先播放了一个可以克服各种障碍,顺利走路的机器人的视频。看着视频中不断被打倒又爬起来的机器人,同学们赞叹着科技的神奇。随后,张博士又播放了一个具有众多缺陷的机器人视频:站不稳、走不直,遇到一点障碍就倒下并不能爬起来……机器人笨拙滑稽的动作逗得同学们哈哈大笑。 “每一项光鲜的技术背后,都经历了很多挫折、失败,我们要不断地遇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张教授告诉同学们,智能机器人是创新的源头,是高科技的集体,是创新教育的平台,希望同学们努力学习科学知识,懂得创新。 最后,张教授就复旦大学智能机器人实验室以往和正在开发的项目作了介绍,并对未来进行了展望。此外,他还对机器人技术能战胜韩国围棋选手李世石的事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听了张教授的讲座,我对机器人模拟人脑计算非常感兴趣,它能够帮助人类处理许多突发事件。”陈彦蒙同学说,本次讲座让自己明白,做任何事都要学会找到不足,并不断改进,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 复旦大讲堂上的开阔视野与观念 在互动环节,同学们“脑洞大开”,提出了一系列引人深思的问题。“机器人将来能够拥有人类右脑一样的功能吗?”“会有相关法律对机器人进行约束吗?”…… 其中,高一11班的王欣同学问道:“如今人们对手机都有很强的依耐性,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会不会因为对机器人的依耐,从而影响人类发展?”对此,张教授解释,依耐性大与否,取决于机器人的作用与它给人带来的体验。“未来的生活充满科技,人们会越来越轻松。”张教授说,人工智能是未来科技发展的趋势,无人机、家用机器人、智能玩具,这些都将逐渐走向普通家庭,所以同学们应该培养未来发展视野。
同学们积极提问 复旦中学书记胡渝江介绍,“复旦大讲堂”平均每年会开展两次,都是邀请复旦联盟校的知名教授、老师主讲,以及本校有课题的学子、老师也可以上台分享。至今已经成功举办了十一届讲坛,其中包涵人文、科技、生物遗传、环保等主题,丰富多彩的内容旨在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此次以‘大数据时代的机器人智能技术’为主题,是为了普及同学们的科技知识,激发和保持大家对科技的热爱,培养创新精神。”胡书记说。 “学生不应该只沉浸在课本中,应该关注热点时事,关注人类社会发展方向。”复旦中学校长文波表示,这也紧密贴合了校训“博学而近思”。 长期以来的坚持培养,复旦中学的科技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不仅在多个机器人竞赛、科技大赛中屡获大奖,还拥有全国性课题“创客背景下人工智能校本教材开发”。 (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