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的五大拦路虎
2015-11-25 16:54 [其他制造业] 来源于:中国机械网
导读:从各种会议和展会到各种企业合作、国家合作、校企合作再到各大企业致力于研发,“中国制造2025”的概念热从发布以来一直延续到今天。
从各种会议和展会到各种企业合作、国家合作、校企合作再到各大企业致力于研发,“中国制造2025”的概念热从发布以来一直延续到今天。这个重大概念的提出,表明中国经济已经从高速增长期转向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时期。中国国际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罗百辉认为,转型升级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对于国内制造业企业,尤其是广大中小型制造业企业来说,要想实现从制造到智造、从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从高能耗高污染的生产方式向绿色低碳生产方向的转型,尚需攻克五大难关。
一、封锁落后的高端科技
中国市场的潜力是非常巨大的,尤其是对于举足轻重的制造业。但是我国制造业的技术却比较落后,核心技术一直得不到突破。令人更忧心的是,部分国家在核心技术上对中国实行封锁政策,核心技术的部件不卖给中国,更别说技术的学习。
二、高端人才资源的匮乏
人才是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推动力和支撑要素。国内制造业企业有相当一部分位于县、镇甚至村级单位,这些地区的文化、医疗、教育等城市软环境相对不足。罗百辉调研的神州易物大多数会员企业都反映,企业在高端领军人才、研发设计团队和技术骨干等方面,尚存在明显的缺口,招募高端人才比较困难并且容易流失。而未来十年神州易物经纪人需求缺口3000万高端营销人才,可见人才的结构性失衡同样制约着国内企业转型升级的进一步推进。
互联网双创中国制造2025 四大战略三步走
三、流动资金的不足
资金是转型升级过程中重要的影响因素,要转型升级,要技术改造,最后归根结底都离不开一个“钱”字。对于制造业中的领军企业来说,流动资金一般比较宽裕,银行也乐于提供贷款。但对于广大中小企业而言,实现正常生产经营的融资都很困难,更别提转型升级。
随着物价水平的提高、人工成本的不断上升、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持续震荡和原材料价格的极大波动,国内制造业企业的成本控制难度更加突显,神州易物无现金交易模式适时推出,帮助企业节约现金流,易物融资足够多的资金用于转型升级。
四、偏差不齐的产业政策
国家的产业政策侧重于从宏观角度全面权衡和考量,而地方政府优先考虑的是本地的发展,各级政府产业的政策方向不尽相同。而部分产业政策缺乏延续性,令企业无所适从。政策的落实过程中也会出现偏差,相对于中小企业,大企业尤其是政府的重点企业更会受到政策的照顾。同时,在运营风险警示、投资方向引导等方面,企业的转型升级都需要得到各级政府更有力的协调与支持。
国内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所面临的这些困难,很大程度上跟政府工作的不到位和相关政策偏差有直接关系。在优化产业发展环境、畅通企业融资渠道、完善配套服务体系和强化风险管控等方面,各级政府仍然大有可为。
五、高风险的技术创新
如果新产品开发失败,前期投入的成本便难以收回,本来资金就捉襟见肘的中小企业对此将难以承受;即使开发出新产品,可能也会面临前期推广难的问题,新产品市场认知度较低,产品滞销也是一种风险。而由于当前市场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知识产权保护还不够到位,企业花巨大精力开发的新产品、新技术,很容易被同行业其他企业用较低成本模仿,甚至在被模仿产品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再创新,品质超越被模仿产品。
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转变尚有许多困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