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快速通道 > MES > 汽车制造 >

汽车制造业的今天与明天

2016-10-24 16:42 [汽车制造] 来源于:北大纵横
导读:中国正在成为世界汽车制造工业的集聚中心,新世纪以来,我国汽车产业蓬勃发展,成绩举世瞩目。

  我国汽车制造业的发展现状

  1.汽车制造业进入平稳发展期

  中国正在成为世界汽车制造工业的集聚中心,新世纪以来,我国汽车产业蓬勃发展,成绩举世瞩目。从产量来看,从2000年207万辆,大幅增至2015年2450万辆,增长将近12倍,并从2009年开始位居世界第一位,2015年更是创下全球历史新高;从产值来看,2014年我国汽车产业工业销售产值达6.63万亿元,相比2000年增长超过10倍,占GDP的比重超过10%。单从规模上讲,我国已经成为汽车制造大国毋庸置疑。

  然而经过十多年的高速发展,中国汽车产业在2015年出现了拐点,中国汽车协会数据表明,2015年汽车行业总营业收入尽管仍然保持着3%以上的增长,但是增长速度迅速下降了超10%,而利润总额近十年来首次出现了下滑的情况。在营业收入和销量上涨的情况下,整体利润的下滑无疑是一个异常的信号。总体来讲,受产业结构性调整和产业转移的影响,汽车产业将转变增长方式,全行业呈现高基数、低增速的基本态势,保持中低速增长的状态将成为汽车产业发展的新常态。

  2.汽车制造业在全国已形成六大产业集群

  经过加入WTO十几年来的高速发展,在政府政策的引导下,我国除了西藏、青海和宁夏以外,其余28 个省市均设立与发展了汽车整车制造厂。全国汽车整车生产企业有 130 余家,全国汽车的整车企业数量、品牌众多。在全国,已经形成了六大汽车产业集群区,分别是以长春为代表的东北老工业集群区,以上海为代表的长三角集群区,以北京、天津为代表的京津集群区,以广东为代表的珠三角集群区,以武汉为代表的中部集群区,以重庆为代表的西南集群区。这六个区域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近80%,构成了我国汽车产业集群的基本格局。其中,前四个地区占53.2%,武汉、合肥、长沙为中心的长江中游地区占 14.3%,重庆成都为中心的长江上游地区占 12%。

  这些区域具有良好的汽车和机械制造相关产业基础和充满创新活力的企业,处在工业较发达的直辖市或重工业基地,同时存在广阔的汽车需求市场。六大区域内都有年产量10 万辆级以上的较大规模的整车企业,零部件配套市场容量大,各区域中整车和零部件企业数量众多;各区域中都有国内一流的高等院校或实力较强的汽车科研机构;各集群都有多家中外合资、独资的整车和零部件企业;各区域多已形成相对较为完整的专业化生产和社会化协作的汽车产业组织体系。

  3.国家大力发展和振兴汽车制造业

  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我国政府大力鼓励、提倡、扶持汽车产业的发展,近年来相继出台了《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汽车产业发展政策》、《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等一系列产业政策,建立了较完善的汽车产业政策体系,极大的促进了汽车产业发展,为汽车产业转型升级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此外,我国也基本形成了安全、节能、排放、噪声控制等一系列汽车技术法规体系,通过各项法规及强制性标准实施,有效推动了汽车实现技术升级换代、节能减排以及淘汰落后产能等一系列优化。完整的政策法规体系,促使我国汽车工业得以健康、有序地发展。

 我国汽车制造业的发展前景

  1.技术创新逐渐成为汽车制造业长足发展的核心

  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正在引发产业变革,形成新的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商业模式和经济增长点。我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正迎来重大机遇,技术创新不断的推动着汽车市场结构的调整和变化。当下世界汽车技术创新主要集中在汽车安全、环保、节能等方面,新的能源、材料、工艺和车型不断涌现,氢燃料、燃料电池、混合动力、替代能源等发展加快,乘用车向平台化、系列化、轻量化、小型化、节能化、洁净化、电子化、柴油化、智能化、安全化方向发展。其中,汽车的智能化发展趋势使得汽车信息技术在汽车工业地位越来越高,平均每辆汽车的电子装备及相关软件占成本的22%左右,2010 已经达到 35%左右,目前世界主流汽车组成模块在总线系统记忆操作系统方面都能通过软件联成一体且实现智能化。

  这些新的技术创新动向对未来汽车市场结构变动有着前导作用,其代表着市场结构调整的关键点,只有掌握了关键技术的企业集团才能够真正拥有市场,才能在调整中占据主导。

  2.我国较低的汽车保有率、人口增长和家庭结构变化显示汽车市场潜在空间巨大

  现阶段,虽然我国已经成为新兴的汽车大国,但比照国际经验,汽车保有率(每千人汽车保有量)仍然较低。截至2015年底,中国汽车保有量1.72亿辆,但每千人汽车保有量约为120辆。然而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交通管理局2010年10月发布信息称,截至2010年9月,全世界各国的平均汽车保有量为每千人128辆,美国为每千人950辆,一些主要发达国家也都达到了每千人500辆,相比之下我国汽车保有率与世界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同时说明我国汽车消费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此外,根据中国的能源和资源情况,综合学术界及产业界的估计,中国汽车保有量的最大值大约为 2 至 3 亿辆之间,也就是每千人汽车保有量为 200 辆左右,还有近2亿辆的发展空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预测中国汽车市场的中长期发展前景,未来十年的年均增长率在10%左右。另外中国汽车市场区域发展也不平衡,目前全国百户家庭汽车拥有量超过15 辆的省市有北京、天津、浙江、广东和上海,中西部地区汽车市场才刚起步。再加上二胎政策的放开,未来人口增长带动汽车消费需求增加;同时单个家庭的人数增长,也促使这些需要更大空间和运载能力的家庭选择SUV或七座商务车。随着人均国民收入的不断提高,按照人均国民收入水平与汽车保有量之间呈正比例变动的趋势,我国未来的汽车需求将呈现一个快速增长的发展态势。

  3.新能源汽车是我国汽车行业升级转型的方向

  201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进入全面的政策扶持阶段,新能源汽车是全年政府会议的热点话题。扶持政策的密集出台,体现了国家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决心和信心。近几年,中央政府在产业规划、示范推广、技术创新和准入管理等方面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不断加大新能源汽车支持力度,初步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明确了纯电驱动的技术路线,确定了保有量2020年达到500万辆的发展目标。新能源汽车既代表了国际汽车产业发展方向,又符合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现状。

  长期以来,我国的汽车制造业水平一直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没有形成有竞争力的核心技术,以至传统汽车产业里仍没有具有影响力的民族品牌。发动机技术是我国汽车制造业的软肋之一,这一点限制了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拉开了我国汽车制造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的距离。新能源汽车与传统汽车在动力装置有很大区别。通过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掌握核心动力技术,可以弥补我国在发动机技术研发方面的不足,缩短我国汽车制造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之间的差距,甚至赶超世界水平,使我国有机会实现汽车工业“弯道超车”。

  4.“汽车+互联网”增强移动智能设备应用,促使主动消费

  互联网时代,单纯的交通工具已经无法满足消费者对汽车的全部需求,让车辆、互联网、智能终端连接起来形成信息的良性交互已成为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互联网汽车涉及智能娱乐、自动驾驶、车联网、智能交通、UBI等生态节点,堪比过去智能手机的移动互联效应,产业空间巨大。过去只能在智能手机上享受到的应用,如今也能在车上使用,实现多屏互动的联动模式。车主可以按照自己的驾车习惯、驾驶需求进行个性定制,这种“车联网”所带来的多项服务功能将引导人们主动消费。互联网汽车改造人类出行和交通系统已在持续深化,自动驾驶技术,智能交通系统,共享汽车模式,将会成为改造这个汽车产业的核心领域。

  车联网通过装载在车辆上的识别装臵、利用识别技术,实现在一个统合的信息网络平台上对所有车辆的属性信息、动态信息进行提取和有效利用,并根据不同的功能需求对所有车辆的运行状态进行有效的监管和提供综合服务的系统。汽车作为终端借助各种无线通信技术接入互联网,实现车辆属性,行车状况,车载功能,车主需求等信息的互联网化,达到车辆与车辆,车辆与道路,车辆与网络的无缝连接。汽车互联网化大大增强了人们使用车服务的便捷性,使得人们即使在出门驾车行驶中依然享受联网化的服务资源。

(编辑:admin)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