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世界的智能机器——智能机器人发展思考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智能感知、微纳制造、生物材料、智能交通等高新技术的深入发展,智能机器即智能机器人作为世界经济与产业增长方式转变过程中的关键因素,正在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本文从智能机器人的需求和背景出发,介绍工业机器人、家用服务机器人、特种服务机器人的定义和发展现状,分析未来智能机器人的前沿技术发展和产业化趋势。 在信息与互联网、新材料与新能源、自动化与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推动下,全球正迎来一个新的科技时代,以移动互联网与大数据服务、医疗健康与物联网、新能源与智能交通自动化、机器人与智能制造等为代表的科技创新正在改变世界的技术发展方向、产业竞争格局与社会组织结构,这一交错融合的科技浪潮进一步引起了制造模式、生活方式、军事作战形态等的变化,从而牵引加速了智能机器暨智能机器人的发展。与此同时多学科前沿交叉理论与技术的进一步推动,拓展了智能机器的新概念、新理论及新方法。 智能机器是具有感知、决策、执行的制造装备、设备工具、服务消费品,机器人是智能机器众多种类中的典型代表,用于生产过程与环境中的制造装备智能机器称为工业机器人,用于个人或家政服务的消费品智能机器称为家用服务机器人,用于特殊环境下作业与维护的设备工具智能机器称为特种服务机器人。 机器人学本质上是一个材料机械、微电子传感器、模式识别、智能控制、计算机、脑科学、复杂系统、互联网等前沿交叉的综合学科,依赖于相关学科或集成系统突破,实现一种能够半自主或全自主工作的智能机器,其目的是辅助人甚至替代人完成危险或繁重、复杂的工作,提高人的工作效率与质量,甚至服务于人的生活并扩大或延伸人的活动及能力范围。 机器人以服务于人、服务于社会为宗旨,灵巧操作、适应多变环境、人工智能以及互联网的人机融合友好共存是未来机器人发展的规律与必然趋势。因此,在新历史时期,机器人发展与应用有望成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一个切入点和重要增长点,它将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在国民经济、医疗健康、国防安全等诸多领域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并且必将为“中国制造2025”做出重要贡献。 1智能机器人需求与背景 众所周知,以美国为主的西方发达国家,在大力发展IT及移动互联网基础上,也在大力推进航空航天、生物医学、智能机器人、新能源、人工智能等技术;以中国为主的新兴金砖先进发展中国家,不仅充分利用IT互联网技术发展的大好时机,并且大力发展互联网+技术,推动医疗健康、智能交通、农副产品、旅游娱乐、在线教育、高品质消费品与智能硬件等技术变革与产业升级换代,与此同时还抓住未来对社会经济格局可能产生重大变革的颠覆性技术,如航空航天、人工智能、生物医疗、智能机器人等;以第三世界不发达国家为主的发展中国家,需要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包括IT互联网、装备制造、铁路交通、能源电力、工程机械、信息家电、汽车工业、智能手机、房屋建筑等。 由此得出,从世界经济发展的宏观趋势出发,把握了大数据技术就把握了未来的需求规律与趋势,把握了生物医学技术就把握了未来的医疗健康,把握了智能机器人技术就把握了未来的智能制造装备与服务设备,把握了新能源技术就把握了未来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把握了人工智能技术就把握了人脑智慧服务的各个方面。因此,作为推动中国新常态下经济发展与增长的重要关键要素之一,大力发展智能机器人核心技术与产业化成为科技创新驱动的一种重要趋势与动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这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人口红利及资源消耗。随着需求与产能过剩、劳动力成本提升、低价竞争优势不在等,原有的粗放型经济与产业活力不再。由此,加强科技创新、探索新型经济与产业势在必行。 随着工业4.0理念的深入及《中国制造2025》的印发,中国的经济与产业正式开始向着精细化发展方式转变。届时,新的需求、新的产品、更高的附加值将会被挖掘、开发及创造。同时,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引领下,创客,“BtoC”等创新模式将会为新兴经济与产业的开创奠定基础。未来,在《中国制造2025》的直接驱动下,以智能工厂、智能生产、智能物流三大主题为特征的工业4.0理念将逐步深入到国内的大中小企业中,届时新兴的集约型现代工厂、现代制造、现代物流将直接促生迫切的工业机器人需求。同时,随着现代医疗、健康、娱乐等服务业的发展和国防、民生的刚性需求,人们新兴的生活方式将会延伸出无数的服务机器人需求。 2社会服务成本增加与智能硬件成本降低的驱动 2.1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劳动人口的减少、服务人力成本越来越高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2.1242亿,占总人口的15.5%,65周岁及以上人口1.3755亿,占总人口的10.1%[2]。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预计,未来20年中国将进入老龄化高峰,平均每年增1000万老年人,到2050年左右,老年人口将达到全国人口的1/3[3]。同时,随着老龄化进程加快,中国劳动力也在逐渐减少。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4年中国劳动年龄人口比例连续3年下降,16~59岁的劳动年龄段人口减少了371万。预计到2022年,城市制造业工人将减少700万,制造业农民将减少1500万。 此外,中国劳动成本正在逐年上升,人口红利优势正在逐渐削弱。据2015年经济学人智库(TheEIU)发布的《中国制造业劳动力成本分析》最新报告,预计自2013—2020年,全国的年收入平均增速将维持在12%左右[4]。另据美国国会研究服务机构统计,2000—2013年,中国工资平均每年增长11.4%[5]。 2.2危险恶劣工作环境下的作业对机器人有着刚性需求 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重视“以人为本”,人的生命和健康是无价的,有些工作需要工人暴露在危险的坏境(如有毒气体,易爆坏境等)中进行。如何在恶劣条件下保证人的身体安全和健康,一直都是生产安全的重要课题。随着人类生活品质的提高,避免危险、繁重、脏差、重复等工作已逐渐成为一种普遍的趋势和意愿。 2.3随着智能硬件不断发展,机器人成本越来越低 随着机器人技术的成熟和应用,机器人的成本在逐渐下降。据波士顿咨询集团最新研究:在未来10年,越来越多的智能机器人将走进制造业企业,制造业生产成本将越来越低,如一个先进机器人电焊机的价格已从2005年的18.2万美元下降到2014年的13.3万美元,预计到2025年机器人购买价格将继续下降22%。 3未来前沿交叉学科派生出颠覆性技术发展的驱动 2013年5月,麦肯锡发布研究报告《引领全球经济变革的颠覆性技术》,提出2025年将引领生活、商业和全球经济变革的12项颠覆性技术,其中先进机器人技术名列第五位。预计到2025年,先进机器人在制造业、医疗和服务等产业领域的应用可创造1.7万亿~4.5万亿美元的产值。 2015年10月,Gartner公布了2016年及以后数年的十大战略预测,提出2016年是数字化的时代,在智能算法和机器人驱动的世界里,人和机器人的关系将被新定义;预计到2018年,20%的商业内容将由机器撰写;将有60亿智能设备联网;超过300万工人将向“机器老板”汇报;在增长最快的公司中,50%的公司中员工数将比智能机器人少[1]。 国防安全军事发展、产业竞争价值驱动、生活服务迫切要求等进一步加速了颠覆性技术产生与发展,其中以新材料与生物材料、软体机器人、人工智能与识别、脑科学与认知、高效移动再生能源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大大推动了智能机器人发展。 4智能机器人发展现状 4.1机器人定义与分类 根据美国机器人协会给出的定义:机器人是一种可编程和多功能的操作机;或是为了执行不同的任务而具有可用电脑改变和可编程动作的专门系统。从应用环境的角度划分,机器人分为工业机器人(industryrobot)和服务机器人(servicerobot)两大类。 工业机器人是面向工业领域的多关节机械手或多自由度机器人,是自动执行工作的机器装置,是靠自身动力和控制能力实现各种功能的一种机器,它接受人类指令后,将按照设定的程序执行运动路径和作业,包括焊接、喷涂、组装、采集和放置(例如包装和码垛等)、产品检测和测试等(ISO定义)。 根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nternationalFederationofRobotics,IFR)的定义,服务机器人是一种半自主或全自主工作的机器人(不包括从事生产的设备),它能完成有益于人类的服务工作。服务机器人又可分为两类:专用服务机器人(professionalservicerobot)和家用服务机器人(domesticuserobot)。其中,专用服务机器人是在特殊环境下作业的机器人,如水下作业机器人、空间探测机器人、抢险救援机器人、反恐防爆机器人、军用机器人、农业机器人、医疗机器人及其他特殊用途机器人;家用服务机器人是服务于人的机器人,如助老助残机器人、康复机器人、清洁机器人、护理机器人、教育娱乐机器人等。 4.2工业机器人发展现状 在全球工业机器人的研究方面,日本、欧洲处于领先定位,接下来是美国、韩国和中国,但中国目前是国际上最大的机器人应用市场。围绕工业机器人的市场空间、本体、系统应用工艺、减速器核心部件、控制系统等方面进行了对比(从高到低依次分为A、B、C三等),如表1所示。
据IFR统计,2014年全球共销售工业机器人229261台,相比2013年增长41%。亚洲仍然是最大的消费市场;其次是欧洲共销售45600台,增长5%;再次是美洲共销售32600台,增长8%。据IFR预计,到2018年全球销售的工业机器人将平均每年增长15%,销量将增加一倍,数量约400000台。图1列出了部分新一代人机协作工业机器人。
同时,据IFR最新统计,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2014年中国、日本、美国、韩国、德国五大市场占全球销售总额的70%。其中,中国共增工业机器人57096台,相比2013年增长了56%。
(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