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电器收获首笔智能制造设备国际订单 向德国
2019-02-14 08:51 [电子高科技] 来源于:贵阳日报
导读:日前,贵州航天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与德国安弗施公司签订了出口智能制造设备的订单,订单金额超过100万元。
日前,贵州航天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与德国安弗施公司签订了出口智能制造设备的订单,订单金额超过100万元。据介绍,这是航天电器的首笔智能制造设备国际订单,此次签约,也开启了航天电器智能制造业务产业化的新征程。
据介绍,德国安弗施是一家通信行业的设计与制造商,公司在全球广泛布局,用户遍布多个国家。2018年中旬,航天电器首次和德国安弗施“牵手”,为其生产通信产品所需的连机器,并完成400万元的订单。
“正是通过智能制造,我们的产品质量得到了安弗施的认可,他们不仅对我们的产品感兴趣,还对我们的设备感兴趣。通过现场参观考察后,他们进一步了解了航天电器的智能制造水平,并决定让航天电器为其生产智能制造设备。”在王跃轩看来,航天电器之所以能够实现智能制造产业化,一方面是基于市场用户的需求,更主要的是自身具备了实力。
“我们进军智能制造,最初是为了解决自身的发展需求。”航天电器总经理王跃轩说,航天电器产品具有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特点,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因此,公司的生产一直依赖于人工,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都难以进一步提升。2006年到2009年期间,航天电器的年产值都徘徊在3000万元左右。为破解发展困局,航天电器围绕提质增效这一目标,开始布局智能制造,走自主开发之路。在智能制造上的探索,不仅帮助航天电器自身实现了转型升级,还拓宽了公司的业务板块,使智能制造设备成为了公司新的经济增长点。
此次合作中,航天电器为安弗施提出了由3台设备联机自动线和一台线外单机组成的智能制造解决方案,该方案中的精密装配机构、过程质量数据采集、防错防呆技术等均得到了安弗施的认可。
“在这套方案中,检测技术是我们的核心。以往,我们检测产品往往只能检测尺寸,外观质量需要人用显微镜看,需要很多检测员,合不合格也是由人说了算。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做了大数据分析,通过采纳数据,用机器去替代以前人做的事情,从而帮助企业实现生产的提质增效。”航天电器智能制造工程部综合管理处处长吕江涛说。
“我们加大经费投入,注重自主创新,公司每年投入营收的8%用于智能化改造。”据王跃轩介绍,在实施智能化改造的过程中,航天电器积累了众多专利,拥有了一批自主知识产权,仅2018年,航天电器申请的专利就有178件,其中发明专利105件,占58.98%。
航天电器的智能制造逐步从点到面,实现了系统化、信息化、产业化、专业化的“四化”发展,实现了提质增效降本——
麻花针生产车间通过自动化升级改造后,车间人员数量下降53.3%,人均月产量从3.3万件提升至10.7万件,效率提升近240%,产能由月产200万件提升至300万件,产品合格率由80%提升至95%以上;
中德智能制造样板间正式投入生产后,年产能将达到50万件,生产效率提高40%以上,运营成本降低21%以上,产品研制周期缩短33%以上,产品不良品率降低56%,能源利用率提高21%;
……
近年来,航天电器的产品不断走出国门,2018年,公司的国际化经营和销售收入双双破亿元,分别同比增长86%、72%。与安弗施的“牵手”,是航天电器开展智能制造产业化国际化经营踏出的第一步。
“我们目前已拥有了智能制造产业化的能力,这也是我们接下来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未来,我们将利用好现有的产品平台,把智能制造产业化作为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王跃轩说。
(编辑:admin) |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