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大力推进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
2018-04-10 09:49 [两化融合] 来源于:先进制造业
导读: 制造业创新中心作为《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五大工程之首,是未来制造业创新体系的核心节点。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是我国提升综合国力、保障国家安全、建设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 ”制造业创新中心作为《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五大工程之首,是未来制造业创新体系的核心节点。当前,我国正在加快构建国家级和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体系,这是安徽制造业融入“国家队”,将科教优势转化成产业优势,将人力优势转化成人才优势,将产业体量转化成制造质量的重要机遇。制造业创新中心重点打通的前沿技术和共性关键技术研发供给、转移扩散和首次商业化,是产业形成的三个维度连接起的完整链条。搞好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是筑牢安徽制造强省基石的现实选择。
近年来,安徽一直坚持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着力构建技术创新体系,围绕重点领域前沿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高端制造重大布局,努力推动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着力培育智能装备、新材料、电子信息等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推动符合条件的省级中心升级为国家级中心,进一步夯实制造大省地位。近几年,《安徽省制造强省建设实施方案(2017-2021年)》《支持制造强省建设若干政策》等建设制造强省的顶层政策框架相继出台,从“新品”到“精品”,从企业到平台,从单兵作战到协同推进,安徽的制造强省建设得到多维度、高密度、全方位的推进。安徽加大对企业和行业技术中心投入、推进产学研精准对接,在企业和高校播种了大量创新的种子,构建了清晰的创新体系。注重将制造业和互联网融合、产业+基地、龙头+配套等融合发展的新模式融入到企业发展的细枝末节,为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政策协同、创新驱动和产业发展,逐渐成为串联起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的强大动力,成为安徽制造强省建设的重大支撑力量。
当然,安徽省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在提档加速过程中,在投入机制、运营模式和协同创新等方面仍面临着一些问题。总的来看,中心存在自我造血能力不强、知识产权运营能力不强、运营主体的市场化意识不强等现实情况。提升安徽省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水平,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精准发力:
一是集中优势资源,支持优势产业。近年来,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增长迅速,有望成为安徽制造业发展的新引擎。其中以合肥的智能语音、智能装备、新一代电子信息,芜湖的节能和新能源汽车、智能机器人,蚌埠的新材料等为代表的产业发展迅速。在布局制造业创新中心时,要综合考虑各地市产业发展实际情况,优先在技术改造、重大装备首台套、服务型制造和精品制造等方面给予支持。鼓励各地市和国家级园区差异化布局产业发展,避免因盲目竞争造成资源的浪费。
二是创新融资模式,增强发展后劲。国内外的诸多制造业创新中心,在融资方面大都采取公私合营的方式,由政府和企业共同出资建设。以美国数字化制造和设计创新中心(DMDII)、英国高价值制造中心(HVM)和我国的国家动力电池创新中心、国家增材制造创新中心为例,它们的投融资方式都是政府和企业共同出资。安徽省在建设制造业创新中心时,也可以采取这种模式,形成“省市同步、校企结合”四方共建的投入机制,省级财政拨付一部分项目建设资金,市级政府再配套一部分资金,相关行业企业投入一定的资金,高校和科研院所提供人才、技术等资源。通过这种方式,促进政产学研的有机融合和人、财、物的紧密结合,放大财政资金的杠杆效应,激发中心发展活力。
三是优化运作模式,规范法人治理。在运作模式上,制造业创新中心可采取“联盟+公司”的形式组建。要依托省内的高校及科研院所组建产业联盟,在联盟基础上成立有限公司,吸纳行业实力较强企业为股东单位。设立“三会一层”,规范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建立授权和分权机制,完全按市场化机制运行,由企业进行自主决策活动。项目执行方面,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具体实现项目目标。公司的成员单位尽可能多元化,既要有政府、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也要将行业协会等非政府组织纳入进来,借助多方面的力量来建设好制造业创新中心。
四是强化服务功能,增强造血能力。能否盈利关乎制造业创新中心可否持续发展。应鼓励中心依托自身力量,积极承担政府基础性研究项目,集中研发优势,在关键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加大股东间协同,以市场为导向进行应用型技术研究,加强中心科技成果转化和经纪服务;接受企业委托,提供技术研发、检测与认证等综合技术服务。鼓励社会化机构参与中心知识产权运营管理,通过收集企业技术需求,甄别新技术和新工艺,协同进行技术研发,加大技术许可和技术转移服务,开展技术经纪人等人才培训服务,实现与中心互利共赢。
五是注重协同发展,构建良性生态圈。中小企业在创新生态系统中具有极高的参与度,是制造业创新中心承接的主体。要构建“中心技术创造、中小企业购买转化”的良性发展框架,一方面为中心持续研发提供充足的客户和现金流,另一方面解决中小企业难以承受技术创新投资大、风险高、周期长的现实困难。在政策层面,加大中小企业购买中心技术的费用补贴、为中小企业参与中心研发提供保费补贴等,降低中小企业投入的成本。
(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