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具智能制造:已有企业实现“机器指挥机器干
2018-02-23 09:06 [其他制造业] 来源于:亿欧
导读:引进机器人,推动智能化进程,更像是一个结果,而非神奇的济世良方,适合于所有摩拳擦掌迈向智造的家具企业。
人口红利消失、原材料等各种成本上涨,珠三角家具企业被迫不断提升自动化生产水平。“智能制造”,成为家具制造业的热点话题。
从2015年《中国制造2025》的出台,到2016年开启智能制造元年,在政府的大力推动下,中国家具企业的智能制造水平有了飞速的发展。
在前不久召开的家居制造企业会议上,多位知名家具企业负责人分享了各自的智造实践。
据悉,联邦家私的“易进货”系统是一整套互联网的应用,现在全部上了移动端,每一个业务员手机都能及时查看货物的情况,如库存、备料等等,可以直接接受客户下单。后面一整套的服务,都可以在移动端完成。也可以通过扫货物的二维码,跟踪货物的每一个环节,联邦最近的3D云设计也立了项。
城市之窗的活动家具现在是建模和运用数码机床,而不是靠过去的量尺,这样生产效率高,精确度高。在定制家具这块,城市之窗的终端设计师做好客户方案,形成身份代码,一直用到发货为止。号码通过云平台输送到工厂设计部,设计部再将号码转变为加工代码,终端可以通过云平台去查询订单。
按需定制的特性,让定制家居企业天然地走在了智能制造的前列。
欧派引进全球领先的德国豪迈柔性生产线,产品制造过程自动化、信息化、精细化三管齐下。
索菲亚拥有亚洲第一条智能柔性生产线,这种智能柔性生产线包含了“生产硬件系统、软件信息系统”,其软件信息系统,索菲亚采用了业内首屈一指的ERP系统,也就是索菲亚营销协同平台,通过它,可实现顾客线上产品下单→系统自动化分解订单→五大生产基地排产→进入智能化生产流程→“一人一码”随时查看订单进度等关键步骤,整个过程公开透明,不仅生产管理更高效,顾客查询订单进度也很方便。
在尚品宅配智能化生产的过程里,“数字标签”发挥了关键作用。所谓的数字标签,就是通过二维码把一件产品从选材、生产、仓储、物流及安装等环节自动连接管理,利用独有的信息化数字技术将大规模的定制化生产变为现实。这种技术与传统家具制造的最大区别在于,它将“人指挥机器干活”变成了“机器指挥机器干活”,每个零部件通过扫描二维码就可以实现机器自动按照需求进行加工。尚品宅配还在持续加大顶层技术、云计算、大数据、工业大数据的投入和挖掘。
“智能制造”从生产手段角度来看,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和装备将贯穿产品的全生命周期,推动产品的生产过程产生了重大变革。
照此维度,上述几家定制家居工厂几乎代表了家居业智能化的最高水平,大部分实现了产品嵌入“身份证”条码,全流程数字化跟踪,车间使用自动化设备、机器臂等。
家具企业智能制造水平,在硬件上逐步提升,然而在软件上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从组织方式角度来看,内部组织扁平化和资源配置全球化尚未达到,组织的协同性尚跟不上智能制造的步伐;前端消费者的大数据还不能更快更灵活地变成令顾客满意的产品和服务,离“智慧工厂”——利用物联网的技术和设备监控技术加强信息管理和服务,清楚掌握产销流程、提高生产过程的可控性、减少生产线上人工的干预、即时正确地采集生产线数据,以及合理地进行生产计划编排与生产进度控制还很远。
智能制造,将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入融合
不少家具企业跟风引入自动化设备,需要注意的是,智能制造绝不仅仅是砸钱买机器人。引进机器人,推动智能化进程,更像是一个结果,而非神奇的济世良方,适合于所有摩拳擦掌迈向智造的家具企业。
中国家具企业的工业化水平,还远远没有实现工业3.0的自动化,到达工业4.0的智能制造仍需要漫长时间的工业基础积累,家具企业需要量力而行。
所谓量力而行,指的就是家具老板必须认清企业所处位置 、拥有的实力,清楚认知每一个未来的前进目标,在纷繁复杂的现实里找到最适合企业走的路径,切忌盲目跟风。不贴合实际地去购置大量机器人的后果只能是造成资金的浪费及机器人的闲置,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家具企业应该学习德国人的务实精神,抛却不切实际的行为,稳扎稳打地将企业的基础打好。只有拥有了强大的实力、完备的规划,才能在智能化时代顺理成章地转型升级,进入全新的未来。
(编辑:admin) |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