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快速通道 > 智能机器人 >

“智能制造”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

2018-04-24 09:16 [智能机器人] 来源于:中国江苏网
导读:目前,太仓市新增了沪工机器人智能装备产业基地、鸣志智能制造、大族激光、荣文库柏、联合电子等一批智能制造项目。
一场新技术革命和新产业变革正在进行,“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时代正在到来。适应这一趋势,太仓市着力引进智能制造项目,强力推进以智能制造、机器换人为重点的制造业模式变革,推进产业加快向中高端迈进。目前,太仓市新增了沪工机器人智能装备产业基地、鸣志智能制造、大族激光、荣文库柏、联合电子等一批智能制造项目。围绕智能制造,太仓坚持做亮特色、提升能级、补齐短板,努力走出符合自身特点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抢占先机 扩大“智造”规模
柔性化高节拍流水线,不仅加工效率高、精度高,而且杜绝了加工中等待时间,实现了加工过程各工位的步调一致。4月13日,沪工机器人智能装备产业基地在智能制造优秀企业和解决方案展上展出的机器人智能装备吸引了众多嘉宾的眼球,也得到了不少专家的好评。
沪工机器人智能装备产业基地由沪工焊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投资。作为中国最大的焊接与切割设备研发和制造基地之一,上海沪工焊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数字化焊接电源、自动化切割、机器人自动化等方面掌握了核心技术,开发出四大类18大系列2000多个型号的优质产品。
“当前,智能制造热度高企,我们必须抢占先机,最大限度地分割这一市场蛋糕。”沪工机器人智能装备产业基地项目有关负责人表示,2015年我国智能制造产值在1万亿元左右,2020年有望超过3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约20%。为此,他们投资32亿元在高新区建设20万平方米生产车间及研发用房,设立决策中心、研发中心、销售中心、结算中心和检测中心。这一项目计划年产数字化电焊机30万台、先进激光切割机1000台、机器人柔性生产线150条,达产后第三年产值可达22亿元。
据悉,今年,太仓将开展“项目建设深化年”活动,围绕高端装备制造等重点领域,着力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产业关联度大、带动能力强的重大项目。同时,深入推进“高效审批”“代办制”“多评合一”“多图联审”等创新机制,开辟重点项目审批、招标绿色通道,为项目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融入上海 集聚“智造”项目
3月29日,投资7.5亿元的鸣志(太仓)智能制造产业基地项目在港区开工建设。这标志着太仓市融入上海集聚智能制造项目又迈出了坚实一步。
鸣志(太仓)智能制造产业基地项目由上海鸣志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建设。作为中国最大的运动控制产品综合制造商之一,上海鸣志电器在工厂自动化专业部件、智能LED照明驱动器、大型工厂设备的智能管理系统、汽车通信设备的控制执行机构等领域提供更专业、更节能、更高效的产品,业务覆盖南北美洲、欧洲和东南亚的主要国家和地区。
看到太仓市正在积极融入上海,高速健康发展中的上海鸣志电器来到港区,上马鸣志(太仓)智能制造产业基地项目。这一项目分为鸣志电器和鸣志电工2个项目,鸣志电器项目规划从事步进电机、直流电机、智能LED驱动电源、智能LED驱动器、电源供应设备、工业控制系统主要部件的生产制造,以及相关产品的配套工艺、工程技术的设计、开发;鸣志电工项目主要业务为组装类(EMS)包括线束类产品,应用于舒适家居领域、工业领域、生命科学仪器领域及其他领域。
培育“小巨人”
让“智造”向宽领域进发
“智能制造是紧随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制造模式,是新一轮工业革命的主阵地,是当前世界工业发展的总趋势、大方向。”太仓市经信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必须以智能化推动制造业升级,有效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推进太仓市产业加快向中高端迈进。
近年来,太仓市提出了“1115”产业发展目标和“1123”民营企业扶优扶强计划,明确将智能制造作为推进太仓工业发展的核心抓手,计划到2020年在全市打造3家智能工厂,创建30个省级示范智能车间,培育300个智能化改造项目,实现3000台机器人上岗工作。围绕这一目标,太仓市加速集聚智能制造项目,推进沪工机器人智能装备产业基地、鸣志智能制造、大族激光、荣文库柏、联合电子等智能制造项目加快建设。
在“保姆式”服务下,联合汽车电子新能源汽车部件项目加快建设。这一项目一期建造车间34000平方米,年产汽车零部件600万套。这些产品具有高转速、高功率以及模块化设计、整体噪音低和传动效率高等技术优势,将有力推动高新区汽车核心零部件产业向新能源、电气化时代迈进。
今年,太仓将重点引进和培育民营科技型企业,确保新增60家以上的高新技术企业;深入实施“大院大所”战略,加大与西北工业大学、西交利物浦大学合作办学力度。同时,太仓将引导企业突出智能化、服务化方向,加快培育一批智能制造示范车间,鼓励具备条件的企业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实现向附加值更大、利润率更高的环节攀升;深入实施“1123”行动计划,壮大民营科技型企业群体,培育一批民营“小巨人”企业。

(编辑:admin)

相关内容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