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快速通道 > MES > 航空航天 >

在“两融”道路上稳步前行

2015-11-24 16:54 [航空航天] 来源于:中国航空报
导读:中国航空报讯:“融入世界航空产业链、融入区域发展经济圈”是中航工业的发展战略。近年来,中航工业东安始终深入践行“两融”战略,依托公司专业优势,广泛开展了一系列对内

        “融入世界航空产业链、融入区域发展经济圈”是中航工业的发展战略。近年来,中航工业东安始终深入践行“两融”战略,依托公司专业优势,广泛开展了一系列对内、对外合资合作,经过多年的励精图治和深度融合,收获了丰硕的果实,为公司全面融入世界航空产业链、融入区域发展经济圈搭建了框架,夯实了基础。

       融入世界航空产业链

       制造实力显著提升

       2014年4月29日,在法国巴黎举行的中航工业-赛峰集团第四次战略委员会上,东安公司与法国透博梅卡公司签署了首批采购订单,标志着东安涡轴16发动机项目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和新高度。

       近年来,东安公司以涡轴16项目为依托,努力融入世界航空产业链,通过项目实践,有效提升了公司的制造实力。

       航空发动机被誉为制造领域“皇冠上的明珠”。涡轴16发动机具有第四代涡轴发动机的特征,综合性能处于国际先进水平。作为涡轴16的中方总承制和发动机冷端部件制造单位,东安公司始终坚持创新驱动、质量至上、精益制造,努力提升管理水平,确保了涡轴16发动机的制造成功,加速了融入世界航空产业链的步伐。

       针对涡轴16发动机零件尺寸小、精度高、结构复杂,以及部分零件为薄壁件,易变形,加工、测量难度大的特点,东安公司大力开展技术攻关和科技创新,攻克和掌握了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了制约发展的瓶颈,基本具备了四代发动机冷端部件的制造能力。公司先后完成了工艺和检测攻关22项,其中重大攻关6项,申请国家专利5项。

       为满足民用航空发动机对可靠性和安全性的要求,东安公司建立健全了产品质量技术体系,大力推行先进标准,发展先进测试技术,创建精品工程,基本实现了零超差交付。同时,公司吸收运用现代项目管理技术,构建了适合实际、满足国际合作民机项目需要的现代项目管理体系,使发动机在设计图纸冻结不到1年时间内即完成了中方份额零件的交付,受到了合作伙伴的高度称赞。通过开展涡轴16项目研制,公司提升了直升机发动机的研制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培养出了一支高水平的航空发动机设计、制造、管理人才队伍。

       随着涡轴16项目研制相继取得重大突破,东安公司主动开展了项目经验移植工作,学习涡轴16的管理、制造等经验,有效提升了公司核心竞争力。

       融入区域发展经济圈

       成就了产学研合作典范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直升机传动系统的研制水平,2010年起,东安公司与中科院沈阳金属所开展了直升机高精管轴项目的合作。几年来,合作不但取得了丰硕成果,还成为“产学研”合作的典范。

       国内直升机传动系统需求量较大,研制能力却出现缺口,面对紧缺的市场供应形势,东安公司有意引进技术,产业化发展高精管轴、管材产业。而沈阳金属所已经掌握了高精管轴坯、管材制备的全套技术,致力于将研发成果产业化,但却不具备批生产能力。经过洽谈,双方一拍即合,达成了厂、所产业化合作的战略共识。

       合作达成后,东安公司迅速成立了尾轴管材工作组,先后选派20余名职工到沈阳金属所学习尾轴管材的生产技术,为管材批量配套、建设新的生产线做好准备,并同步开展生产线建设的前期工作。在学习和加工产品过程中,工作组不断加强基础管理,根据6S管理标准,规范现场管理;加强质量管控,建立质量管理大纲;严肃生产计划,建立科学有序的生产流程,使产品加工效率得到不断提升。同时,工作组还定期开展劳动竞赛、技术比赛,提高职工的干劲儿,使技术人员和操作者更加注重对技术、技能的掌握。

       目前,东安公司负责组织和生产的尾轴管材已经达到技术协议的全部要求,沈阳金属所的研制能力也得到了释放。通过项目的实施,东安公司与沈阳金属所积累了大量的技术及管理经验,培养了一支成熟稳定的技术、生产队伍,建立了企业、院所合作的战略平台,解决了我国高科技领域研究、生产、使用脱节的问题,成为了企业与院所“产学研”合作的典范。

       在践行“两融”的道路上,东安公司稳步前行,为后续发展积蓄了力量,积累了宝贵经验。

(编辑:admin)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