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快速通道 > 智能机器人 >

智能机器人产业是中国一个重要“突破口”

2015-11-19 10:12 [智能机器人] 来源于:中国测控网
导读:想必每一个进入机器人产业的同行都会有和我一样的感觉:机器人产业正在以日行千里的速度在发展,智能机器人的未来是不可限量的,将来,它或许会和人类一起分享地球的半壁江山

想必每一个进入机器人产业的同行都会有和我一样的感觉:机器人产业正在以日行千里的速度在发展,智能机器人的未来是不可限量的,将来,它或许会和人类一起分享地球的半壁江山。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各种以智能制造和机器人为亮点的展会接踵而至,媒体消息也紧跟潮流铺天盖地席卷而来;各个大国之间关于机器人产业发展有着激烈的竞争,都在出台各种花式政策扶持着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当然也包括我们的国家——中国。

对于全球“智造大国”来说,机器人智能核心技术确实在蒸蒸日上,但是国内的实际情况与这些繁华的现象所给我们展现的是一致的吗?并不完全如此,我们确实拥有良好的市场前景:根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的统计报告,2013年,全球工业机器人销售量约17.9万台,其中在中国的销售量约3.7万台。这一数字使中国超越日本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机器人消费国。2014年,这一数字更是达到5.7万台,占全球销量四分之一,销量仍居世界首位。但是我们的核心技术却仍然牢牢被掌控在真正的“智造”大国手中。2013,在中国销售的3.7万台机器人中,外资企业在华销售的总量超过2.7万台。而据2015年6月召开的第二届中国机器人峰会上发布的消息,国产机器人占国内机器人市场份额仅约13%。

机器人有四大核心关键部件:高精密减速器伺服电机、伺服驱动和控制器。这四大核心关键部件占到机器人总成本的一半以上。掌握了这“四大件”,就掌握了机器人的“定价权”。现实情况是,国产机器人安装的这些核心部件目前主要是从日本、美国和欧洲进口,售价在我国大多为原产地售价的两倍以上。由于关键零部件依赖进口,导致很多国产机器人产品价格比国外产品高出一大截。以165千克六轴关节机器人为例,目前,国外产品的总成本大约在16.9万元,国产机器人成本则高达29.9万元;仅减速器一项,国内企业的采购价就是国外企业价格的近5倍,仅价差就高达7万多元。由此可见,如果高性能核心关键部件依赖进口的问题不能尽早解决,我国机器人产业将长期受制于人。

同样值得注意的是,我国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以三轴、四轴的坐标机器人和平面多关节机器人为主,应用以搬运和上下料机器人为主,处于行业的低端领域;自主品牌的六轴多关节型机器人占全国工业机器人销量的比重不足6%。而外资机器人普遍以六轴或以上高端工业机器人为主,几乎垄断了汽车制造、焊接等高端领域。有报道说,中国本土主要大机器人设备制造商加在一起仅占中国市场份额的5%。

大而不强,就是中国机器人产业的发展现状。作为发展大国,我们的核心技术不过关、自主品牌薄弱、市场份额过低、核心零部件依赖进口、高端产品缺乏、低端产能过剩等诸多深层次问题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其实,中国机器人产业并非整体不行,差就差在核心部件和关键技术上。核心部件与关键技术不过关,导致我国难以生产出高端机器人产品,即便生产出来,也因为关键部件是进口的,价格明显偏高,难以与国际知名品牌的同类产品进行竞争。最主要的是在这种情况下,我国还在长期被某些国家“封锁”,很多高性能关键部件不卖给中国,甚至通过立法的形式对中国禁售。这样一来,不仅国际机器人企业巨头会长期垄断中国高端市场,而且中国想在高端机器人领域取得突破,也就更难了。

其实,不只是在机器人领域,在其他产业领域,中国也在面临着同样的烦恼,大而不强同时还被“封锁”。所以,智能机器人产业是中国产业一个重要的“突破口”,是一个千载难逢,提升综合国力摆脱枷锁的绝好时机。我们更要好好珍惜,保持清醒的头脑,而不应该被信息时代虚假夸大的信息砸昏了头脑,被短小的利益和金钱冲昏了头脑,从而盲目追随导致过热重蹈光伏等产业的覆辙。古语有云: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我们应该于万千信息中截取最真实最贴近实际情况的来认识自我和反省自我的不足,来指导我们接下来的路该往哪里走。

目前,我们需要清醒意识到的是,机器人属于高精尖产业,急功近利、一哄而上搞机器人是难以奏效的。目前,国内机器人企业遍地开花,跟机器人相关的企业超过400家,而国外的机器人企业不过十几家。如此看来,对中国而言,当务之急不是成立更多机器人企业,编造更多花哨概念,而是需要将产、学、研、用几方面的力量整合起来,潜心研发,攻克核心技术,造出关键核心部件。除此之外,再多的花样翻新,都可能是浮躁的表现。

(编辑:admin)

推荐文章